2021年自考还有用吗?
教育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已经听到了更多关于在路边卖烧烤和在建筑工地买三套房的机会、财富和贡献。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吗?他们说的是实话吗?他们说的是实话吗?这是真的,但它忽略了关键的一点:概率,你陷入了一个逻辑谬误,称为幸存者偏差。
你只看到了某种筛选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所以忽略了已经筛选出来的关键信息。
这也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学历的人也有成功,但概率很低。有学历的人也有失败者,概率也很低。如果用个案来论证共性问题,结论自然是错误的。
(252,227,232); overflow-wrap: break-word;”>1.单靠一个本科学历你已经领先中国一半的人
可能大家都会认为,考上大学的分数线也越来越低,各种公办民办院校也越来越多,导致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这个确实是
但是人口越来越多,就业机会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每1万人,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893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
即使在大家觉得“大专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现在,在全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都不到;在中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10人里面还不到1个
还没有报考自考的同学可以先测试下自己的学历水平,适合什么专业,多久才能拿到毕业证~
3.你的学历决定了你的起始平台
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
企业在招聘时,第一道门槛就是学历
打开招聘网随便进去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都需要本科学历
那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公司招聘为什么要求本科学历: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老板招人最看重的是解决问题,学历只是一个参考标准
其次,公司招人之所以设定一些筛选条件,如:本科、英语六级、1~3年工作经验,是因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最后,从个体上看,人的能力与学历没有直接的关联,专科、甚至高中毕业的牛人大有人在;
但是从群体上看,名校毕业生中,优秀人才的比例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从本科或者名校毕业生中筛选,比从专科生中筛选出的合适员工几率更大
举个栗子:
假设一个公司要招2个人
每1000个专科生中有1个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500个本科生中有1个人符合公司的要求
每100个名校生中有1个人符合公司的要求
如果筛选条件是专科,HR至少要浏览2000封简历
筛选条件是本科,需要浏览1000封简历
筛选条件是名校,需要浏览200封
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需要讲究成本和效率
如果你是公司HR,你也倾向于从名校生的简历中筛选合适的人,这会大大减少你的工作量,也节省公司的运营成本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定条件为的是节省公司的成本,增加工作效率
结合目前市场招聘规则,反过来想想:如果自己是本科学历,那机会是不是会多点?
4.提升自己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权
人生充满了变数,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功……
选择提升自己,提升学历,也许是放弃安逸,但未来的你,人生会更多种可能
拥有本科学历,如果不想着急工作,你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考研或者出国留学
不想继续读书的,你也可以不被限制的选择各种各样的工作
你还可以考公务员,考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司法考试
本科学历,可以让你的人生多一些选择,拥有更多可能,这些都是无价的
事实上,世界上最坑人的谎言, 就是“学历不重要”
鼓励实习生退学的咪蒙,自己文学硕士毕业;当年反对应试教育,毅然决然退学的韩寒现今却说“不建议在大学前离开学校”
许多农村的父母都会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别像我一样
”他们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吃苦受罪
不要沉迷于短暂而虚无的谎言,不要迷信近乎不劳而获的成功
努力努力再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给自己穿上学历的铠甲,才不至于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或许很多事情,准备了没有用上;但更多的是怕遇上了,自己却没有准备好!
详情报名请咨询在线老师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内容非院校招生宣传广告,请以院校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
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