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人高考高起本化学难点解析—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考试资讯 •
和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准确测定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
导致错误的因素:样品、仪器和操作员。
错误分类:系统错误和偶然错误。
1.系统误差: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性因素引起的特征:大小、正负均可确定,且可测量、可重复、单向,故可通过加入修正值消除。
1.方法误差:由于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2.仪器和试剂误差:实验仪器不准确(未校准等)引起的误差。)或不纯的试剂和溶剂。
3.操作错误:分析师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的错误。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或待定误差,它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引起的。通过增加平行测量的次数(即通过多次测量),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消或部分抵消。
三.疏忽错误:加强管理,谨慎操作。
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表达方法:
1.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真值()之差:=X-(得到的误差为正或负)
2.相对误差(RE):绝对误差()在真值()中的比例:RE=(/)*100%或1000,如无真值,则用实测平均值(X)代替真值。
当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等时,测量值越大,相对误差越小,测量值的精度越高;否则,准确度越低。
精度:指一组平行测量的测量值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度是用偏差来衡量的。
偏差表示方法:(详见P14-P16)1)1、绝对偏差2、平均偏差3、相对平均偏差4、标准偏差5、相对标准偏差。
精度与精度的关系:图2-1(详见本书)
误差传递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方法(书)
有效数字规则